异曲同工 交相辉映

 

在近期的《视听博览》上看到了一篇访问文章,是记者参观英国著名的音箱厂家 ——“雨后初晴”(Harbeth),并采访“雨后初晴”的老板Allen Show的访问记。文中有一两句Allen Show的话引起了我的共鸣,这就是Allen Show介绍“雨后初晴”的箱体为什么用薄的箱体而不是厚的箱体的原因的几句话。

肖的理论是厚的箱壁虽然没有箱声,但单元的后向声波在箱壁内表面形成强烈反射,回到单元上形成滞后的非线性失真,破坏音箱 的音质。所以肖用薄的(或者说较软的)箱壁加上特殊的棉质高密度吸声材料,由于这种吸声材料的缓冲性能较好,并且进一步由于箱壁在受到声波大的冲击时,产 生形变的缓冲来有效地减少箱壁内表面的声波反射,从而有效地降低这个非线性滞后失真。

肖的理论非常特别,也是在任何扬声器、音箱设计的教科书上所找不到的。国内(也包括国际上)大家一味强调音箱箱体的高强 度,要厚要硬,要减少箱声。但有几人想到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内向声波反射产生的非线性滞后失真。或许有人会说现在提倡箱体内尺寸的黄金比例,和一些非平行 平面、非平面箱壁设计目的不就是减少箱内驻波吗?我想指出上述方法可以减少较高频段的箱内驻波,但并不可以降低非线性滞后失真,因为箱壁反射并没有降低, 上述方法只能使反射的高频能量在箱内均匀分布,对音质有一定好处,但箱壁反射不降低,非线性滞后失真就不能降低。并且我想在此指出,由于音箱内尺寸一般来 说在30厘米左右,1.5KHz以下频率采用非平行平面或非平面箱壁设计是没有必要的。并且盲目地采用非平面箱壁可能未得其利,先得其害,山本武夫先生早 已指出圆柱型音箱比切角长方型音箱性能差。关于这方面留待今后再谈,

看到Allen Show的观点时,我有一种异曲同工的感觉。因为肖的这些观点与我设计“True-Sandwich”箱体专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异”在于笔者并不喜欢 箱声,所以笔者的设计仍然是刚性箱体,“同”在于笔者的“True-Sandwich”专利的目的,就在于增加缓冲层,来减少箱壁反射并进一步降低箱振, 同时也就减少了非线性滞后失真。

“雨后初晴”式的箱体结构如图1所示,可见是由15mm的多层 (5-7层)胶合板及棉质高密吸声棉组成,当单元内向声波打到箱壁内侧后,由于棉质高密吸音棉的缓冲,以及胶合板的形变缓冲,使得反射声波较小,而胶合板的形变形成二次发声,肖专门设计让这个二次发声的箱声只覆盖某些频段,形成“雨后初晴”的特殊音色。

“True-Sandwich”结构如图2所示,当单元的内向声波打到箱壁内侧时,由于软木层的自极低频段开始的高缓冲性 能,使得反射波很小,并且达到沥青层和中纤板上的透射声波也极小,引致中纤板的振动也极小,并且由于沥青板与软木层的双重吸收阻尼,这个振动被强烈吸收, 从而达致基本无“箱声”,其“箱声”比单用沥青板阻尼的音箱大为减弱。同时由于软木的缓冲性能在低频也很好,远优于棉质材料,所以在低频段“True- Sandwich”结构更好一些,整个箱子的内壁反射极小,从而产生的非线性滞后失真较小,反映在听感上就是低频爆棚的气势恢宏,干净利落。

由此可见“True-Sandwich”结构在无内反射的前提下,进一步做到了无“箱声”,对于有“箱声”设计国际上尚有 争论,采用的厂家也不多,大概仅有“雨后初晴”等几家,(进口低档箱的“箱声”是另一方面的问题,他们不是有意识地利用“箱声”,而仅仅是出于成本的考 虑,采用薄箱体甚至采用木屑板,这要另当别论),但无“箱声”刚性箱体设计的厂家大多没有考虑到这个非线性滞后失真这个问题。“True- Sandwich”专利设计,兼有两种设计之所长,其低频的质感和干净利落,相信可以让听过的朋友耳目一新。

我自从三年前开始从事Hi-Fi音箱设计一来,一直提倡国内的设计师在技术与设计理念上有所追求,有所提高。这样不仅是可 以在目前设计的产品上有所得益,而且也会形成一种不断进步的趋势,逐步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并且我们中国Hi-Fi产业的发展是不可能靠闭关锁国来达到的, 必然要靠与国外厂家的相互交流合作,而如果我们自身的水平不高,则很难指望国外的厂家会同我们真诚合作的。在许多领域里,我们都指责国外厂家在国内倾销落 后产品,我想要怪只能怪我们自己水平不高。譬如有许多发烧友认为国外单元生产厂家供应给国外名厂的单元是经挑选的,一流产品;而供应国内市场的单元是二流 产品。我相信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事实,但原因只能归结于,一是我们国内的音箱厂家没有国际地位;二是我们国内厂家技术不精,设计水平不高;三是国内没有好的 单元来竞争,并且我个人认为后两条原因的作用更大。国外的厂家如果认为我们中国的厂家技术不精,不识货,或者说拿到好的单元也设计不出好的音箱。则要求他 们供应给我们一流单元无疑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自身的设计技术与设计理念的水平提高无疑是最关键的。

这里我想举一个事例来说明,在今年十一月北京国际音响展上,由Seas单元的国内经销北京欧博音响公司的总经理刘朝晖先生 介绍,我有幸与Seas的总裁Jan Erik Paus先生进行了长谈,在座的还有国内使用Seas单元的一些厂家的技术人员。由于在高档高音单元的设计生产上,我目前还有一定的困难,就想寻求 Seas的合作。 Paus先生向我推荐他认为的最好的高音单元,并且给我看有关的测试资料;看过之后,我告诉Paus先生,这个单元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因为这样的单元我可 以自己生产,我需要的是更好的单元。Paus先生有些不以为然,国外许多著名的音响厂家都用的这个单元。我就指出了测试曲线上某一点不易为人注意的缺点 说,“我认为有一些问题,当然您供给其他厂家的单元是否有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但我个人认为有这样问题的高音,不是我寻求的高档高音。”Paus先生大吃一 惊,仔细看过我指出问题的测试曲线后讲,“我将同我的总工程师仔细研究这个问题”。然后我们就单元设计及音箱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融洽的交流。我介绍了一些我 发明的几项专利技术,并且详细阐明了我所寻求的高音的要求。Paus先生非常感兴趣,并表示将仔细地研究,以满足我的要求。

据刘朝晖先生讲,第二天Paus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我来到中国时还没有看到好的设计师,但今年我却遇到了非常 优秀的工程师”。而且Paus先生在返回挪威后又专程给我一份传真,表示正在和他的总工程师仔细研究我提出的问题,将尽快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相信我们同 Seas今后会在高层面上有进一步的合作。

我举这个事例并不是说Seas的单元不好,我认为Seas单元是世界上很好的单元,世界上很多著名音箱都是选用的Seas 单元。我仅仅想说明当我寻求更高级的单元,而Paus先生向我推荐时,如果我不能指出存在的问题的话,那我可能就会把这样的单元来当做更高档的单元来用, 并且无法与Seas有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

以笔者同国外厂家交往经验来看,国外的厂家愿意同有技术实力的人合作,因为这样生意才可能长远,并且在相互交往中大家都可以得到有益的建议从而共同进步。笔者获得美国著名的电脑声学测试系统Laud的中国代理权也是一个例证。

我认为国内Hi-Fi的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国际大分工大合作的前提下,而这又需要我们国内的设计人员在水平上有长足的进 步,能够与国外厂家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对话、交流、合作。这也是我写此文的目的所在,希望能引发国内的设计人员与厂家能够脚踏实地研究技术,而不是哗众取宠 般把一些国内外屡见不鲜的现有技术来作为自己的所谓专利,来欺骗消费者,欺骗自己,所谓自欺欺人矣。